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负面报道突然多了起来。先有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宝洁SK-II被诉含有害成分,后有强生、联合利华事件接踵而至,现在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又闹得沸沸扬扬,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诚信问题开始大受质疑。
基于中国社会和市场目前的变化,跨国公司本应随之提高行业标准。但大多数跨国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我行我素、过于自信,面对不再轻易买账的消费者,冲突就以信任危机的形式频繁爆发了。更恶劣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运作方式明显就是一种经营上的歧视:像SK-II、东芝电脑事件中跨国公司所犯的一些错误,在其本国是绝对不会犯的;现在的进口汽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某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本国政府不允许的高危和高污染生产环节搬迁到发展中国家,对待工人也不尊重他们的基本人权。可以说,由来已久的歧视性经营,是跨国公司品牌危机频发的内在缭础
话说回来,危机的发生的确难以完全避免。但品牌危机对跨国公司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在这次雀巢奶粉事件中,雀巢公司的应对明显过于保守、被动和傲慢。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公司,雀巢理应在得悉产品有问题之后,就立即暂停销售该产品并提供退换货,缡径韵费者负责的态度。在一个技术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中,雀巢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停止销售造成的损失。但雀巢并没有及时向中国消费者说明真相,只在媒体广泛关注后才开始采取补救措施。
当然,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上来考虑,也许雀巢公司确有理由感到委屈,因为比雀巢缌坎畹枚嗟牟品也曾经多年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也许雀巢奶粉事件中有不为人知的内幕。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应对其消费者负责的精神不应因时空和国度的改变而有相应的改变、也不应被人为地削弱。否则的话,在经营环节上就是不折不扣地对消费者的歧视。
至于说这种信任危绾推缡有跃营是如何形成的,我想,跨国公司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经济法规及其执行上的不完善――为什么在其母国运作良好的跨国公司,到了中国却频频“出位”?
说到奶粉,比之雀巢奶粉的碘含量超标,国内品牌的不合格奶粉导致在多个省市出现的“大缬ざ”事件,其造成的影响要严重得多,一种劣质奶粉行销全国数十个省达数年之久,我国的市场监管漏洞之大可想而知。不严格的市场监管会造就不守法的企业,即使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在经济领域,没有什么公司是“圣人”,中国社会要进步、经济要正常发展,市场规则的完善是必经缏贰
实际上,依据我国的国家食品标准的明确规定,奶粉每百克碘含量应在30微克到150微克之间。雀巢公司的这种产品含碘量已经达到191微克到198微克,早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的上限。而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孙莉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也亲口予以了承认:“按国家标准,这批产品是不合格的。”因此,在这种事实已经较为清楚,且整个事情明显发生在国内的前提下,雀巢公司竟然不仅不买国家标准和有关部门的帐,而且还到处自行散布“新闻稿”安民。这就实在容易让人认为:雀巢公司似乎根本就没有把我们的国家标准放在眼里,根本就没有聪喙卣府部门的处理意见放在眼里。
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雀巢事件的过程: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部门公布了一份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被列入不合格食品目录。
5月27日,经媒体报道后,雀巢公司两度对媒体声明“产品是安全的”。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家乐福、沃尔玛等商业企业全面下架雀巢“问题奶粉”。
6月1日,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指责雀巢不能自圆其说,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消费者起诉雀巢公司。
6月2日,雀巢公司还没有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也没有召回或停止销售这些问题奶粉的计划。
6月5日,雀巢公司就其奶粉碘含量超标问题向消费者公开致歉,问题奶粉可更换。雀巢公司还是公布了消费者服务热线(010-64381166),接受消费者咨询
只提供换货服务,不提供退货处理;(在国外是好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都可以无条件退货)
从以上雀巢公司的行为可以看出,雀巢公司的公开致歉不是真诚的,消费者服务热线是消费者付费,不是800的号码;并且只提供换货服务,不提供退货处理。这恐怕又是我们中国的独一无二事件吧?消费者是上帝吗?消费者的权益在哪里呢?有谁来保护消费者呢?
雀巢应追回问题产品并对消费者做出赔偿
昨天,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邱宝昌主任说:“看一个公司是不是负责任的公司,不能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雀巢直到现在还采取回避的态度,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众观日本三菱的缺陷事件,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切是多么的诚恳。
首先,不能隐瞒事实,15天里B持沉默不是讲诚信的企业应有的行为,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做法。其次,雀巢应该对生产环节进行整改,重新加以规范,对已经上架的问题奶粉采取召回措施,如果消费者食用了问题奶粉,雀巢还应该进行赔偿。”
行业动态
谁来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