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了国内食品行业假冒伪劣十大特征,其中包括造假地域、制售假手段等五个食品假冒伪劣特征,以及五个鉴别的要点,供各地质检部门和消费者参考。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调查监督部部长李敬凯说,食品行业假冒伪劣特征主要有五点:造假地域、制假手段、售假手段、违规使用激素、标识标注打马虎眼。
其中,造假地域大部分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的管理和执法、监督相对较弱,隐蔽性强,距市场较近,大量的造假者集中于城乡结合部进行造假活动。
关于制假手段,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总结了3种常见手段。首先是利用化学原料,例如消毒液、漂白剂等,虽然改变了劣质食品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但往往对消费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是“傍大款,穿马甲”,不法商贩常用的手段包括冒充国内外名牌,低档冒充高档。例如冒充龙口粉丝、德州扒鸡,以及人头马等国外红酒。再如,用习水大曲装进茅台酒瓶等,都属此类。
此外,销售过期食品、使用“回收油”、反复使用油料、使用非食品原料等也是制假者常用的手段。例如,部分餐馆的水煮鱼使用回收油,早点摊炸油条的油反复使用,用造绿色油漆的原料把存放时间长的变黄芬叮调成碧螺春绿茶,以及使用苏丹红1号染色等。这些不法手段的使用,往往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直接致癌。
违规使用激素和不准确使用标志的也是食品行业制假的重要特点。对此,专家认为,鉴别假冒伪劣食品有五点可循:首先,不要购买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的食品,例如3元1袋的奶粉;其次,颜色、味道夸张的不要购买,例如馒头特白,牛奶特香,这是添加剂超标的表现,而油条特别大是添加了洗衣粉;第三,过分推销的食品不要购买;第四,商标、标志、品名、产地近似名牌的食品不要购买;最后,生产日期标注晚于购买日期的谄罚即“早产食品”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