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结束的“饮品行业成本控制与市场展望”论坛上,中国乳业已进入过度市场竞争阶段被作为焦点话题,首次摆上了研究层面。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在会上指出,牛奶加工企业的利润正在下降,由于生产成本、呈涑杀静欢仙仙,而产品价格却不断下降,许多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大批中小企业将从市场中淘汰出局。
区域性亏损显现
据甘肃省轻工业协会提供信息,2004年甘肃省乳制品制造业首次出现亏损现象,亏损金额达1032万元。
据中国 制品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市、区乳品加工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全行业中只有不到1/4的企业赢利。
湖南长沙除当地亚华南山 亚华宾佳乐和光明派派苦苦支撑外,大部分为外地品牌占据。湖南省经贸委一位官员分析本地企业失守原因在于:由于奶牛养殖规模偏小,实际利用率不足30%,大量资源被闲置。
地方乳企面临困境,长春本地乳企率先降价,乳品市场迎来销售淡季。在长春某超市的牛奶专柜,原价1.2元/袋~1.6元/袋的200毫升鲜牛奶降至1元/袋或1元以下。其中一家本地企业的“巧克力奶”经过两次降价,最终降至0.6元/袋,累计降价幅度达到50%.袋装鲜奶和袋装乳饮品也是降价主角,个别乳饮品累计降价幅度已经超过50%.
四成乳企亏损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坦言,整个行业正在“微利”化。根据协会统计资料,2004年乳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41%,而且,全行业40%多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微利已成为中国乳业行业的一个特殊之处,外资乳业企业的平均利润达到了8.85%,而乳品行业在正常情况下行业的利润率应为百分之六至八。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乳品企业1500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只有10多家,500万元的有350家,更多是低产量低销售的企业。很多企业利润已严重下滑,企业开工率不足60%,绝大多数机器是闲置设备。销售人员常常说市场难做、商家又在抱怨生意冷清、生产工人却质伦觯由原来的“三班倒”变成两班,甚至干脆把人员分流。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分析认为,行业亏损主要是成本增加及企业间竞争所致。目前,原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连带糖等各种原材料的成本都上升,加上假牛奶、劣质奶粉等一系列事件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的连锁反应,都给乳业市场的大环境带来了压力;此外,由于包装材料今年也开始涨价,乳品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压力。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乳品企业投入促销的资金占产值的30%以上,而利润仅占产值的2%左右。
二线企业陷两难处境
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蒙牛、伊利、光明等几个全国性知名品牌仍然主导市场,强势地位稳固。有关专家预测,5年以后国内99%的乳品企业可能都要面临生存危机,能存活下来的不到10家左右。
乳协理事长宋昆冈也认为,乳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行业集中度会大大加强。
随着伊利、光明、蒙牛、三元等乳业巨头加快构筑全国市场的步伐,国内乳品企业已进入全方位竞争。预计在未来3-5年内,一些地方品牌将逐渐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或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通过不断重组整合,大型乳品企业光明、伊利、蒙牛等在国内乳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将日渐突出。
长期服务中小乳品企业的业内人士金英春认为,蒙牛等一些大型乳品企业均不约而同将今后营销的重点放在二线城市,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二线品牌处境现在最为尴尬。因为二线品牌在产品线布局、资金实力及市场拓展能力上均落后于一线品牌,而自己的根据地―――省会等大中型城市则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攻易守难。二线品牌如不能奋起反击,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的结果或是被兼并,或是退出市场。从目前趋势来看,最先消失的应是各大中城市的二线品牌。